第379章 庆幸-《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第(3/3)页

    这些进来的时候李二就看到了,郑丽婉也看到了,不过当时都没问。

    眼下目的达成,李二很自然便问道:“贤弟啊,之前喝的玉米粥,可是用的这些玉米?”

    陈远笑着点头:“是啊,玉米老了,不能再煮来吃,却易于保存,磨碎便能熬粥,烙饼。”

    “那产量几何,可有测算过?”李二又问。

    陈远道:“初步测算,亩产在六百斤左右,这也是目前的肥力条件下可以达到的产量。”

    “什么,亩产能有六百斤左右?”饶是早就知晓这东西产量高,李二还是吓一跳。

    因为这亩产相比当下种的小米已经翻倍了。

    还是可以达到的正常水准,而不是肥力充足精耕细作弄出来的精细活。

    郑丽婉也很吃惊:“公爷说这玉米亩产能有六百斤上下?”

    “差不多吧,怎么,郑娘子也通晓农事?”陈远笑着问道。

    郑丽婉微微脸红:“不是很通晓,只是略知一二,据小女子所知,一般种粮亩产能有三百斤上下就是很好的收成了。”

    “那是过去,很快郑娘子就会发现,亩产区区六百斤,根本算不得什么。

    在我的家乡,玉米亩产要没个一千五百斤以上,都不好意思说高产。”

    “亩产一千五百斤?”郑丽婉又吓到了:“可能吗,怎么会那么高产,难不成,这就是新官学?”

    “哟,郑娘子还知道新官学呢?”

    “不过也没说错,虽然我家乡一亩六百六是比这里要大上一些,但是高产,归根结底还是靠科学技术,也就是你所谓的新官学。

    就以这玉米为例,我们培育了很多不同性质的玉米种子,有耐寒的,有耐旱的,有抗病虫害的,适合各种气候环境。

    肥料方面,我们有尿素,有碳铵,有磷肥,有复合肥,几乎不用为肥料发愁。

    对付病虫害,我们有专门的器械,药水,甚至连收割,都有大型机械设备,一个人随随便便一天能收上百亩。”

    一番话下来,别说什么都不知道的郑丽婉,便连李二都觉得震撼。

    这也让郑丽婉感到庆幸。

    原来这就是新官学!

    原来新官学如此之强!

    好在是来了!

    好在家族没有在这个时候孤注一掷,逆势而行,否则,郑氏危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