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浮黎二祖讲道-《司掌天道》
第(2/3)页
灵气在普通状态下是自然弥散的,灵气弥漫的森林、草原就是灵地。
灵地里的所有普通植物吸收了灵气,其自身变异为灵植的概率和灵气浓度成正比;其产生变异的后代(灵植)的概率和灵气浓度成正比。
灵气浓度越高,越有利于产生更大数量、更高等级的灵植。
有部分生灵认为:提高整个族群的变异率和灵植等级就是灵植把产生的大部分灵气释放出去的原因。
灵气受地磁及某些地脉吸引,沉入地下,如果地下正好有晶石矿或有木化石(在古代被地牛翻身埋进土中的森林所形成的)或其他特种物质,灵气会逐渐向其汇聚并储存其中。这种蕴含大量灵气的矿脉,木化石脉,或其他特种物质之地脉就叫做“灵脉”。
灵脉按灵气蕴含量分成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巨型五个级别。按蕴含灵气的种类可分成普通灵脉和特种灵脉。
灵脉天然具有吸引灵气汇聚,吸收、储存灵气的效果,所以灵气浓度通常在灵脉核心区达到最高,然后向外圈逐渐降低。
灵气浓度越大,越有利于产生更大数量、更高等级的灵植;
更大数量、更高等级的灵植则会产生和释放更多的灵气,促使本地域灵气浓度进一步提高。
所以灵气浓度和灵植数量/灵植级别上限有着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
灵气浓度比周围高的地域会一直比周围高,比周围低的会一直比周围低。这种情况称为“灵气浓度的地域固化”。
如果把灵气浓度换算成高度,灵脉核心区就是“山顶”,紧挨着核心区的辐射区就是“山腰”,再外的偏远区就是“山脚”,灵气贫瘠/荒芜的地区则是“山谷”。
这个就是“灵气浓度之山”。
灵气浓度越高,“灵气浓度之山”就越高大!
整个世界就是大大小小的“灵气浓度之山”组成的的群山图!
大陆上的地域,灵气浓度之山的“山顶”和“山腰”较多。
海洋中的地域,灵气浓度之山的“山顶”和“山腰”集中在海岛和浅海,面积较小;多数海洋面积并无植物,更无灵植,所以灵气浓度之山的“山脚”和“山谷”极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