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麻辣汤底-《顾七她只想种田》
第(2/3)页
卢娘子猜不透顾七的意思,犹豫问:“只需要学片肉吗?”
“旁的先不用教,就先学片腊肉即可。”想着顾七又问:“你可善做蜀菜?”
“蜀菜?”卢娘子一愣,显然是完全没听说过。
顾七想了想大康境内的地貌,一时也猜不透可还有没有蜀地概念的存在,便又问:“重料,麻辣的菜可能做?”
“倒是会一些,只是不精,渝州府内,百姓不善嗜辣。”卢娘子如实道。
卢娘子这话不假,准确的说,其实整个大康境内的百姓都不算嗜辣。
倒不是说大康境内没有辣椒,其实早在前朝期间,辣椒、麻椒、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等各类调味品的种植处理加工都已经成熟了。
当然有归有,真正会去用的就不多了,寻常百姓家中做吃食,多是少油少盐,能炖炖熟,吃不死人就已经算不错了,自然就不会去想什么重口的调味料。
至于打开门做生意的酒楼食谱则要比寻常人家做菜的手艺精湛一些,会用到的调料品也多。不过因着各地口味不一样,且这时期的手艺人都是师徒传承制,没有新东方也没有度娘,师傅带着教什么就学什么。
有些偏门些的菜系食谱更是连师徒制都没有,只传同姓同宗,父传子,子传孙;更有严苛的,只传嫡系,不传旁支,或者只传男不传女,还有只传长子不传次子的。
这般折腾,能完好保留下来的完整菜谱、技艺,屈指可数。
毕竟,但凡中间稍微出点岔子,例如某界继承人忽然不孕不育,又或者有了继承人还没教会就突然出了意外,又或者继承人一代比一代天资愚钝,最终能传承下来的,都算是上天眷顾了。
便是这样,大多数厨师也只会一两样拿手擅长的菜品,而这些拿手菜也多半和其出生地周遭百姓的口味偏好接近,胜少会有各大菜系皆通宵的能人。
以卢娘子说话时谦逊谨慎的口味,能说出‘会一些’,已经是很难得了。
-
之后顾七让卢娘子依着自己的习惯做了一个麻辣汤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