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去了一趟小山区,根据沙松文提供的线索调查发现,这钱,出现了不止一次两次,出现的地方,不知一两个,我们也不是第一个,更不是唯一受害者。” 桑老爷子拧着眉道:“这是一个惯犯?” 桑老爹冷哼一声:“都敢造假了,胆子肯定大得没边,野心也不小,一次两次的,怎么可能满足得了他们的胃口,自然是惯犯。李家小子,伱继续。” 李甘应好,继续道:“根据这个线索,我又走访了其他几个有疑点的地方,发现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这些钱,都是通过外地人,在偏远地区购买当地土特产或是在当地大额消费,流过去的。” “那些外地人,就有如同我们这样的生意人,去进货,去买卖等等方式,就行消费。” “如果,我们没能认出这钱,最终,它有两个去处。” “一是随着我们购买货物,流向偏远的山区,不是云关县,就是东山县。” “二是,银行。” 众人齐齐扬眉,银行? 银行也分不出真假吗? 李甘继续道:“而这些流向偏远地区的钱财,它同样有两个去处。” “一是,自家存起来,二,同样是银行。” “偏远地区的人,很难出远门,他们的花用,会局限于当地,所以这钱流出去的可能性很小。” “偏远地区的人,大多贫穷,挣到了钱,也不会轻易花用,他们很大可能会存起来。” “存钱就两条途径,没有第三个可能。” “为此,我总结了一下,大致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循环。” “有人用这钱,找我们这样,会在偏远地区,进行大额消费的人,以类似文全贵这种任务手段,将钱送到我们手中。” “我们得了钱,要么存银行,要么去进货。” “存银行暂且不提,就说去进货,那么这钱,就会流向偏远地区,进而出现我之前说的那两种可能。” “问题来了,这钱如果进了银行,为什么没被发现?那些流通的钱币,它的作用,又仅仅是购买这些货物吗?” 众人脑子飞快旋转,是啊,为什么? 那些买回去的货物,他们就只是为了转手卖? 绕这么大一圈,不会太浪费精力吗? 桑葚道:“李叔叔的意思是,这其实是一个循环,假币通过各种手段,在可控范围内流通,最终流入银行,银行再以某种手段流出。” “如此循环往复,做这事的人,不花一分钱,反复利用这笔钱,达成自己的目的。” “而背后的人,目的自然不可能仅仅是倒卖这些货物,或者还有其他事情,比如,洗钱?” (本章完) /128/128980/32222551.html 第(3/3)页